除寒通陽迎春風 |
來源: 作者: 時間:2016-02-22 |
|
○醫(yī)學指導 廣東省中醫(yī)院珠海醫(yī)院治未病中心 成杰輝 春節(jié)過后即將迎來新一年的節(jié)氣輪回,此時正處冬春交接之際,地表接收和蓄積的太陽光熱徐徐增加,陽氣升發(fā)的趨勢逐漸明顯,尤其南方地區(qū)日照熱量相對較多,可能會出現(xiàn)時而寒風凜冽,時而暖風吹送的氣候特點。中醫(yī)認為冬主寒,春多風,春陽屬肝,其性升發(fā),在此冬春交季之時中醫(yī)養(yǎng)生當以防風御寒為主,并配合通陽調肝以順應陽氣初升之勢。
靈活穿衣適寒溫 俗話有曰“大寒大寒,防風御寒”,主要指“四九”期間,冷空氣仍較頻繁,是心腦血管疾病、慢性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的高發(fā)時期,尤其老年人需提高警惕,要時刻注意防寒保暖。年老體弱之人于清晨及夜晚氣溫較低的時段應盡量減少出門,避免風寒猝然來襲。若室內外溫差較大,外出前可喝些熱飲,如熱牛奶、熱水等暖身,并應做好保暖措施,尤其注意保護頭面部、頸項部、手足部等裸露在外的部位。年長者還可戴上腰圍、護膝等,以防風寒侵襲腰膝導致“老寒腿”發(fā)作。 自“五九”開始,天氣開始有變暖的趨勢,萬物逐漸呈現(xiàn)出復蘇的狀態(tài)。此時氣候時冷時暖、變化多端,因而衣著要隨著氣溫變化而靈活增減,切忌氣溫稍稍上升則減衣過快,圍巾、外套等保暖衣物應時時備在身旁,以應對突然的氣溫下降。此外,冬天許多人有關門關窗的習慣,尤其室內常開暖氣的家庭,更要注意開窗通風。一般每天開窗通風換氣4~5次,每次至少20分鐘,當室外風大或氣溫較低時,開窗時間可稍縮短,若室外無風或氣溫較暖和,則建議不要緊閉門窗。
膳食增辛通陽氣 正值冬末迎春的階段,天氣時寒時暖容易變化,因此是風寒感冒的高發(fā)時期,若身體調節(jié)能力較差對氣候變化一時難以適應,很容易感寒生病。所謂藥食同源,味辛性溫之物能起到通陽祛寒、暖中除濕的效果,若能于膳食中巧妙搭配,既能起到顧護人身正氣、驅邪防病的目的,又能順應陽氣初升的趨勢,使得人體氣機與大自然的陽氣協(xié)調平衡,為適應即將來臨的春天打下基礎。 如生姜入肺、胃、脾諸經(jīng),有辛溫散寒、溫中止嘔的作用,對風寒束表兼有胃腸不適癥狀的感冒效果尤佳;蔥外實中空,入肺,又叫“肺之菜”,其味辛、性微溫,有宣通上下之陽氣、辛溫開竅、疏通三焦、發(fā)汗解肌的作用,若取其通陽散寒之功,蔥白比蔥綠部分更勝一籌。再如大蒜、香菜、蘇葉、花椒等都是味辛性溫的藥食兩用之品,對預防或改善風寒感冒癥狀均有一定的作用。
冬吃火鍋暖胃腸 火鍋是冬季烹調的吃法之一,深受人們的喜愛??崂鋰蓝?,三五知己或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“打邊爐”,談笑風生之間品嘗舌尖的美味,其樂融融、暖意融融?;疱佉凿袒蛑鬄橹饕呐胝{方法,加工環(huán)節(jié)少,溫度不過高,對食物天然的營養(yǎng)物質破壞少,而且烹調時間短,隨涮隨吃,能保證吃的時候食物熱氣騰騰,物湯合一,絕對是冬天溫暖胃腸的佳肴美食。健康吃火鍋強調食材新鮮,搭配多樣,營養(yǎng)均衡,力求做到湯清而不油,菜爽而不膩,溫食入胃,微微汗出,則郁結可舒,寒濕可除,正是隆冬向初春過渡的應節(jié)食譜。 火鍋吃好能養(yǎng)生,但吃法不當也易吃出“火鍋病”。吃火鍋要注重食物多樣,盡量少葷多素,可多選綠色蔬菜、土豆、紅薯、豆制品、菌類等,攝入足夠的植物纖維有助于胃腸消化,才能保證胃腸通暢有活力。火鍋湯底及蘸料不宜過多選用過辛、過辣等口味重或刺激性調料,且火鍋現(xiàn)煮現(xiàn)吃,剛出鍋的滾燙食物需稍稍放涼,否則容易燙傷。涮煮肉類時,必須保證煮熟煮透才可食用,以免吃進細菌或寄生蟲。長時間涮燙的火鍋湯內嘌呤含量很高,不能飲用,海鮮、牛羊肉、菌類、豆制品等均為高嘌呤食物,有痛風病史的朋友注意節(jié)制不宜多食。此外,應盡量避免“冰火兩重天”的飲食方式,一邊吃火鍋一邊喝冷飲,會對消化系統(tǒng)造成極大的刺激,很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。
溫泉養(yǎng)生有講究 冬末初春是最適合泡溫泉的時候,假如暖洋洋的羊肉湯、香噴噴的臘味飯、熱騰騰的火鍋還不足以帶來溫暖的慰藉,想必有不少人都想要去泡泡溫泉感受一下被溫熱泉水擁抱的舒適。泡溫泉除了有助于機體溫陽祛寒以外,還能通調血脈,緩解血管痙攣,有效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對氣血不通引起的肌肉酸痛、關節(jié)疼痛等癥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。溫泉水中富含天然的礦物質成分,對肌膚特別是皮膚病有一定的保養(yǎng)治療作用。工作壓力大的朋友泡溫泉還有助于緩解精神緊張,達到舒暢身心、改善睡眠的效果。 冬日泡溫泉有一定的注意事項,比如泡溫泉易出汗,浸泡前和浸泡后均應適當喝點溫開水或淡鹽水以補充機體水分;若是飯后泡溫泉,則建議飯后一個小時左右再泡,以免影響消化。溫泉水的溫度以自我感覺舒適為宜,高溫、低溫都可以選擇,建議先從低溫到高溫逐漸浸泡,時間每次10~20分鐘為宜。一般以34℃~36℃為微溫浴,浸泡時間可適當延長,39℃~42℃為高溫浴,浸泡時間應盡量縮短,否則泉水溫度過高易使機體汗出過多而耗損身體,同時內熱過盛又會影響睡眠。泡溫泉時若出現(xiàn)身體不適,如淋漓大汗、呼吸急促、心跳加速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浸泡。 |